刘传新的烟纸店是第一批“淘宝便利店”之一,他可以说是O2O的获益者:原先没有能力经营新鲜水果,通过淘宝提供的供应商,增加了水果这一品类;没有能力进行外卖,通过达达、饿了么等众包快递,能实现一小时内送货上门;最直接的当然是营业额——O2O带来的收益是以往单纯线下经营的数倍,而且波动不大。也就是说,标准的网购流水线,让刘传新的小店搭上了O2O的快车。
当然,在此过程中、甚至现在,刘传新依旧有烦恼:网上的订单数量又多、个性化又强,当场购物的消费者提出要求,还能沟通沟通,但网上的个性化几乎只有满足一条道路,不然就可能被投诉;小店要对接的对象也很多——消费者、供货商、快递员、淘宝的服务人员,不同的事情得与不同对象打交道,始终让他觉得应接不暇。“适应,继续适应吧。”他这么安慰自己。
刘传新的手机提示音依旧不断地响起:“您有订单,尚未处理,请及时处理”。但比起两个多月前,他应对这些网上订单要熟练得不少:最畅销的零食,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,一抓就能打包;每天预订新鲜水果数量的波动情况,他也大致心中有数:“周围商务楼多,周一到五的预订量多些,周末反而少些”;面对用户“不要送来有金额的小票”“芒果和其他零食分开装”等个性化要求,他也不再觉得是额外的麻烦……
打开手机上的淘宝或者京东App,浏览商品,添加购物车,付款,等待快递上门——这是眼下最常见的网购方式。不过,工作中想吃个水果、吃包薯片;双休日在家突然想买些蔬菜做顿饭,原先的网购方式还奏效吗?
显然需要更加高效的方式。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记者发现,最潮的“剁手族”已经不满足于等待一两天后才上门的快递,而是选择各种“到家”服务:网上下单,一小时内,就有快递员将新鲜的瓜果蔬菜、各色零食送货上门。也就是说,突发奇想的网购消费需求,也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满足。
这项新服务的推出,其实是“互联网+小店”模式的普及。当越来越多的超市卖场开始提供网购服务时,街头巷尾的“夫妻老婆店”、“烟纸店”,菜市场里的肉摊、豆腐摊,弄堂口的水果店,也走上了他们的互联网之路。